二组分金属相图绘制与分析虚拟仿真实验
随着工业 4.0 和中国制造 2025 的深人推进,新材料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相图,作为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工具,它抽象、难懂,是物理化学教学中的一个痛点,是化学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之一。本项目依托虚拟仿真软件,紧扣《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选取Pb-Sn为实验对象,模拟实验场景和实验仪器,并结合动画演示、真实操作视频等,构建了二元金属相图绘制与分析虚拟仿真实验,有效解决了理论抽象、实验时程长、成本高、过程危险等问题,为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实践平台,是培养满足产业和社会对化学专业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
我要做实验 收藏 | 点赞(0)+1
实验教学项目负责人情况
姓名 吴遵义 性别 出生年月 1979-03-08
学历 博士研究生 学位 博士 专业技术职务 高级实验师
行政职务 实验中心主任 院系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教学研究情况

一、教学研究课题

1、基于HACCP原理的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与监控;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重点项目,ZD201808,获批时间:2018年6月;

2、基于实验室管理的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改革与实践;校级教改项目,YJG2018215,获批时间:2018年7月;

3、专业认证视角下工程本科专业(实验课)的考试改革与实践;校级教改项目,1110XJ2917026,获批时间;2017年12月;

4、实验室安全隐患高效排查与精准监控措施的研究;校内建设内控项目;3130JYN4218005G-103,获批时间:2018年7月

二、教学研究论文

1、研究生参与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5):299-302 .

2、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J].实验室科学;2018 ,21 (3): 169-171,174.

三、教学表彰

1、浙江工商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第一名;

2、浙江省第六届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优秀奖。


学术研究情况

一、研究课题

1、【省部级】基于免疫层析技术的一步化多元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方法的研究,浙江省分析测试基金,2018C37056;获批时间:2017年9月;排名:1/3

2、【省部级】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调控大豆分离蛋白聚集体形成及凝胶特性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8C200003,获批时间:2018年1月,排名:2/6

3、【国家级】不同EGCG-β-LG纳米粒肿瘤抑制活性差异的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724,获批时间:2013年1月;排名:4/6

4、【国家级】冷藏大黄鱼特定腐败菌Shewanella致腐性差异的分子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31571913,获批时间:2016年1月,排名4/7

5、【省部级】凝聚相脱硝酶催化反应机理的组合QM/MM计算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4100620,获批时间:2010年6月,排名:3/5

二、学术论文

1、高效光催化剂TiO2/AC-M的制备及对Cl3CCOOH的降解.石油化工[J].2004.1:464-466.

2、Zn-TiO2/AC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感官科学与光化学[J].2004.7:266—271.

3、C-TiO2的制备及其在可见光下对三氯乙酸的催化降解.石油化工[J].2006,05:488-492.

4、Pt-V-TiO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北京工商大学学报[J].2006,07:5-8.

5Uptake of 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 by the Plant Benincasa hispida and Its Use for Lowering DEHP Content of Intercropped Vegetabl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3, 61(22): 5220-5225.

6The reactivity of coordinatively unsaturated iridium methylene complex Ir]CH2[N(SiMe2CH2PPh2)2]: A quantum chemistry study. 2018,113891-98.


实验教学项目教学服务团队情况
团队主要成员
序号 姓名 所在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职务 承担任务 备注
团队其他成员
序号 姓名 所在单位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职务 承担任务 备注
{xh} {xm} {xx} {zyzw} {xzzw} {cdrw} {bz}
项目团队总人数:7 人高校人员数量:4人 企业人员数量:3人
实验目的

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深人推进,新材料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相图,作为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工具,它抽象、难懂,是物理化学教学中的一个痛点,是化学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之一。

经典的相图有单组分、二组分和三组分相图,本实验选取在相图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二组分相图做为实验内容,选取Sn、Pb为相图实验载体,选取热分析步冷曲线为相图绘制实验方法。在真实Sn-Pb二组分金属相图绘制实验教学中,存在几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一是理论抽象。由于相律、相图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学生对该实验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实验教学开展;二是实验时间长。其后果是为保证实验进度,学生用于绘制相图的实验点数太少 ( 一般只有 3-4点 ),这难以保证学生做出合格的相图;三是毒汽污染。由于实验中经常采用加大样品的用量以弥补冷却速度较快的不足,会导致有毒金属蒸汽泄漏;四是高温危害。金属熔化温度较高,实验中易发生烫伤。鉴于这些考量,实际教学中二组分金属相图测绘实验很难全面开展,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为解决这些问题,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途径。

本项目依托虚拟仿真软件,紧扣《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选取Pb-Sn为实验对象,模拟实验场景和实验仪器,并结合动画演示、真实操作视频等,构建了二元金属相图绘制与分析虚拟仿真实验,有效解决了理论抽象、实验时程长、成本高、过程危险等问题,为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实践平台,是培养满足产业和社会对化学专业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其主要实验目的:

1、 学习用热分析法测绘金属相图的方法和原理技术;

2、 掌握热电偶测温技术和平衡记录仪的使用;

3、 用热分析法测绘Pb-Sn二组分系统的金属相图;

4、 掌握利用相律、杠杠规则等理论知识分析相图。


实验课时
二组分金属相图绘制与分析虚拟仿真实验课时:2课时
实验原理

二元金属相图A、B两纯金属组成的系统,被加热完全熔化后,如果两组分在液相能够以分子状态完全混合,称其为液相完全互溶,把系统降温,当有固相析出时,因A、B物质不同会出现三种情况:

(a)液相完全互溶,固相也完全互溶;

(b)液相完全互溶,固相完全不互溶;

(c)液相完全互溶,固相部分互溶。

本实验测绘的Pb-Sn二元金属相图属于液相完全互溶,固相部分互溶系统,其相图如图1所示。图的横坐标表示Sn的质量分数,纵坐标为温度(℃),α相为Sn溶于Pb中所形成的固体溶液(固溶体),β相为Pb溶于Sn中所形成的固体溶液(固溶体)。图1中ACB线以上,系统只有一相(液相);DCF线以下,α、β两相平衡共存;在ACD区域中,α相与液相两相平衡共存;在BCF区域,β相与液相两相平衡共存;ADP以左及BFQ以右的区域分别为α相和β相的单相区,C点为ACD与BCF两个相区的交点,α、β和液相三相平衡共存;在DCF线上,α、β和液相三相平衡共存,该线称为三相线。该图用热分析法测绘。


                      图1  Sn-Pb相图                       2   Sn-Pb体系步冷曲线

        测绘相图就是要根据实验数据把图中分隔相区的线画出来。热分析方法是测绘固-液相图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根据系统被加热或冷却的过程中,释放或吸收潜热,使系统升温或降温速率发生突变、系统温度-时间曲线上出现转折点这一现象,判断某组分的系统(样品)出现相变时的温度。系统被冷却降温时温度-时间关系曲线称为步冷曲线,如2所示。
       
测绘步冷曲线的方法:将组成一定的样品[以Sn37%,Pb63% (质量百分数)的样品为例],在加热炉中加热至完全熔化,升温至Ta(图2上Ⅲ线a点)后,移入保温炉中均匀冷却降温,若不发生相变,温度均匀下降 (如图2Ⅲ线a-b段所示),若有相变发生(固相析出),由于固相(此样品这时析出的固相是α相)析出要放出热量,系统与环境传热速度基本不变,温度的下降速度便要降低,步冷曲线上就要有突变,出现拐点,换言之,拐点对应的温度便是出现相变的温度Tb。降温速度变缓之后,继续降温至Tc, 另一固相(β相)析出时,此时三相平衡共存,根据相律:

                    F=C-P+1=2-3+1=0         (压力恒定)

系统自由度数为零。此时,尽管系统仍向环境传热,但系统温度T不随时间t改变,步冷曲线出现“平台”,随热量的不断传出,液相量逐渐减少,当液相完全消失后,系统变为两固相(α相和β相),平衡共存,根据相律:

                          F=C-P+1=2-2+1=1

自由度数为“1”,系统又开始降温, 步冷曲线Ⅲ上出现cd段。

Sn和纯Pb熔化后,保温冷却,当有相变发生时,析出的是纯Sn或纯Pb,此时系统自由度数为零,步冷曲线Ⅰ、Ⅵ上出现“平台”,对应温度TA、TB分别为纯Sn和纯Pb的熔点。液相完全凝固后,自由度数为“1”,系统继续降温。

知识点数量:(5个)

1)相律;

2)杠杠规则;

3)步冷曲线;

4)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

          (5)热电偶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设备

本实验通过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以Sn-Pb二组分为实验载体,使学生通过虚拟绘制相图,熟练掌握相律在相图分析中的应用,同时通过实验参数变化(试错容错机制)了解热电偶测温技术及其工作原理。

1、实验装置示意:
      

                                                                  图3 热分析实验装置示意图

2、热电偶工作原理示意

                                       

                                                               图4 热电偶工作原理示意

3、热分析3D仿真软件及网络系统支撑。

 秉承“资源共享”和“以本为本”的原则,该系统需有实验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实验教学活动统计、实验成绩统计查询、师生互动交流、系统管理、系统拓展等功能。


实验材料(或预设参数等)

1、实物材料

1、Pb-Sn二元体系最低共熔混合组成的文献值;

2、标准参考数据库化学网上工具书;

3、Pb-Sn二元体系结晶微结构图片。

2、预设参数

1)熔点温度参数

正确:温度高于熔点温度50-70度为宜;

试错:温度设置小于正确设置,熔化不完全,步冷曲线绘制失败;温度过高,则样品容易氧化,步冷曲线粗糙;

2)样品量参数

正确:样品量控制在100g为宜;

试错:样品量过少,冷却温度过快,步冷曲线粗糙,实验误差大;

3)热电偶校正参数

正确:实验前热电偶要矫正;

试错:未校正的热电偶测温不准;

4)样品冷却速率参数

正确:样品冷却速冻控制在5-7K/分的均匀速度冷却;

试错:样品冷却过慢,实验时间变长;冷却过快,步冷曲线拐点不明显;

5)热电偶在样品中的位置参数

正确:热电偶以在样品中部为宜,保证测温点的一致性;

试错:热电偶在样品中的位置偏上,测温不准,步冷曲线平台不明显;

6)样品上覆盖物参数

正确:样品上需覆盖少量石墨粉,预防样品氧化;

试错:样品上不覆盖少量石墨粉,步冷曲线粗糙;

7)二元合金结晶微结构参数

正确:每次合晶析出对应正确的微结构图片;

错误:分析错误,无法出现其微结构图片

实验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的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教学模式从验证式向探究式,从灌输式向诱导式,从被动式向自主式的转变,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在时间、空间的自由度及其在试错纠错的包容度,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教学模式

本实验设计了“一体两翼”的PBL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体。以Pb-Sn相图的绘制为主体,采用加或减的方式将单组分、三组分相图承上启下的予以贯通,将物理化学中的基本相图知识网络化予以呈现。

两翼。在绘制Pb-Sn相图的左翼是要会分析相图,在其右翼是用实际案例了解相图在实际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实施过程

多相平衡系统的相图较为抽象,是大学物理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这部分内容学生从未接触。表面上看相图是一个平面或立体的几何图形,横纵坐标可以是温度、压力甚至还有浓度,这些坐标轴上的点汇集到几何图形中就代表了系统在一定温度、压力、浓度条件下的状态。实际中得到的相图种类是非常繁多的 ,并且每个相图中的点、线、面对应着不同的物理意义,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系统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具体实施如下:

1、课前预习:实验课开始前,学生提前收集相图在实际生产、科研中的应用案例,结合理论课堂上关于相图的知识要点,分组进行讨论,形成集体讨论的结论及问题。如:以最简单的水的相图应用为例,抛出一个问题:参加国际滑冰大赛的选手要想创造速滑好成绩,在体重、冰刀与冰的接触面积、冰面温度等方面有什么要求? 一般室内滑冰场地冰面温度在 - 5℃ ~- 10℃之间,设冰刀与冰接触的面积是 7. 62cm× 0. 002 45cm,则要求选手的体重应控制在什么范围?(用水

的相图和克-克方程分析)

2、课堂教学:在正式开始试验前,以组为单位分享其收集的相图在实际生产或科研中的应用案例。学生通过虚拟实验过程,特别是试错纠错环节,完成Sn-Pb相图的绘制及不同相图的分析,并完成相应的思考题。

3、课后评价:结合学生预习情况、Pb-Sn相图图形、各种相图的分析结论及思考题完成情况,采用2:3:3:2的分数分配比例,用百分制评分。

四、实施效果

通过Pb-Sn相图的虚拟仿真将物理化学实验融入理论教学中,可以将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们充分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批判者和探索者,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验方法与步骤要求

(1)实验方法描述:

本实验采用“一体两翼”的PBL教学模式,通过课前预习(用理论联系生产科研的实际案例)、实际操作(实验中的试错纠错)、课后评价(2:3:3:2的分数分配比例综合评价)等环节,通过不同Pb-Sn组成体系的步冷曲线来绘制其相图,

(2)学生交互性操作步骤说明:

步骤1:提交实验课前预习资料

该步预期目的:学生通过上传预习资料,大家共享各收集的相图在实际生产、科研中的案例,交流各自的感受,初度了解相图的图形、应用范畴。

操作交互内容1)各同学匿名上传预习收集的案例(至少1个),提出的疑惑(至少1个),针对在预习中疑惑的理解;2)全体同学匿名给予1-5星的点评。

步骤2:观看热电偶工作原理视频

该步预期目的:熟悉电路工作原理和其测温技术;

操作交互内容:点击视频播放,回答视频结束后的5个问题

步骤3:准备不同组成的Pb-Sn样品

该步预期目的:熟悉电子天平的使用;

操作交互内容:配置Pb-Sn混合物中Sn质量占比:0%,20%,40%,80%,100%的5份样品各100克。

步骤4:热电偶校正调零

该步预期目的:掌握热电偶工作原理及测温技术

操作交互内容:标准热电偶法,将待标热电偶与标准热电偶一起置于恒温介质中,逐点改变恒温介质的温度,待热电偶处于热平衡状态下测出每一点的温差电势。

步骤5加热熔化试样

该步预期目的:掌握金属熔融状态的判断

操作交互内容:将试样放入加热电炉,调压器电压调至限定位置(150V)以下某位置(一般为100mV),加热样品,玻璃棒能搅动后基本判断已熔化,待样品全部熔化后继续升温30~50℃之后(约2~3分钟),将熔化后的样品移至保温炉。

步骤6:绘制步冷曲线

该步预期目的:掌握步冷曲线绘制方法
       

操作交互内容:将热电偶插入样品底后,稍微拔起,用铁架台将热电偶架稳。尽量将热电偶插在样品的正中间位置。打开记录仪电源开关,放下记录笔,注意观察记录情况,当步冷曲线出现拐点时,记于记录表。

记录仪上绘出一条完整步冷曲线后,先关记录仪电源,然后将凝固后的样品连同热电偶一同移回加热炉,调整电压样品熔化后,抽出热电偶,用毛刷刷去热电偶头部粘的金属。将刷下的金属放回原样品中。

按照以上步骤依次测:80%,61.9%,40%,20%,0%(纯Pb)样品。

步骤7:依据步冷曲线绘制相图

该步预期目的:掌握根据步冷曲线的平台、拐点绘制相图

操作交互内容根据样品组成和步冷曲线上的拐点和“平台”,在T—w%图上标出实验点,把相同实验点连成线,得相图。


 

                            图5  Pb-Sn相图示意

步骤8Pb-Sn相图分析

该步预期目的:掌握相图中点、线、面的物理含义

操作交互内容Pb-Sn相图中指出点、线、面的物理意义。

: A、B分别为Pb、Sn的熔点;E点为三相平衡点。

线:液相线AEB,固相线ACEDB;三相平衡线CED;相图中的CF、DG线分别为 Sn在Pb中和 Pb在 Sn中的固溶线。

:相图中有L、α、β三种相。相图中有三个单相区: L、α、β;三个两相区: L+α、L+β、α+β ;

步骤9Pb-Sn合金结晶微结构分析

该步预期目的:掌握根据相对分析合金结晶变化;

操作交互内容:点击不同的冷却线(合金Ⅰ、Ⅱ、Ⅲ),显示其结晶过程,观察其结晶微结构。

步骤10:提交实验报告

该步预期目的:熟悉实验方法、实验过程描述及实验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操作交互内容:填写实验报告、完成思考题,上传报告。




实验结果与结论要求

     实验结果与结论要求是评价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的重要参照,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要驱动。本实验结果与结论要求从三个方面予以描述:

1、掌握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描述及测温方法的掌握;

2、掌握根据步冷曲线画相图,由相图画不同组成的步冷曲线;

3、掌握根据杠杠规则计算合金各成分的含量。

考核要求

利用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线上考核与评价,实现无纸化教学。

该实验的考核报告由预习、绘图、分析、思考四个方面组成,其中实验预习占 20%,相图绘制30%,相图分析 30%,思考题占20%,另外,不交实验报告,实验成绩评为不及格。

具体考核点及要求如下:

考核内容

考核要求

考核方式

细分占比

评分占比

实验预习

掌握相律、杠杠规则;

收集相图在实际生产、科研中的应用案例并上传系统

学生匿名在线评审预习资料;

10%

20%

教师在线评审预习资料

10%

相图绘制

掌握热电偶测温技术;

绘制步冷曲线;

根据步冷曲线绘制线图

教师在线评审相图图形,点线面绘制是否正确

点:10%

30%

线:10%

面:10%

相图分析

根据相图画步冷曲线;

根据相图应用杠杠规则

教师在线评审相图分析结果。拐点、平台是否正确,三相平衡是否正确

拐点:10%

30%

平台:10%

三相平衡:10%

实验思考

随机回答2道思考题;

是否有疑问上传

教师在线评审

思考题回答:15%

20%

问题上传:5%

面向学生要求

(1) 专业与年级要求

本实验在校内实验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依托互联网教学平台,将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向社会开放,为相关专业领域的兄弟院校提供教学资源与指导。主要面向化学类本科专业二年级及以上学生;面向物理化学专业相关硕士研究生。

(2) 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等

具有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基本知识,修过《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实验设计与分析》等相关课程,具有一定独立分析,解决复杂/综合问题的能力。

实验项目应用及共享情况

(1) 上线时间 2020年9月5日

(2) 开放时间 2021年3月5日

(3) 已服务过的学生人数:70

       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网络条件要求

1)说明客户端到服务器的带宽要求(需提供测试带宽服务)

        宽带20M 以上

(2)说明能够提供的并发响应数量(需提供在线排队提示服务)
              可提供600人同时学习,当超出600人访问时,系统会进行排队提示服务

用户操作系统要求

1)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版本要求

     windows10,专业版

2)其他计算终端操作系统和版本要求

         Windows7旗舰版

3)支持移动端:£ R

用户非操作系统软件配置要求

1)需要特定插件  £ R


2)其他计算终端非操作系统软件配置要求(需说明是否可提供相关软件下载服务)    

      

用户硬件配置要求

主频:3.2GHz

内存:4GB及以上

存储容量:1TB及以上

显存:1GB独显及以上

配有鼠标、键盘、显示器


用户特殊外置硬件要求

1)计算机特殊外置硬件要求

   

(2)其他计算终端特殊外置硬件要求

   

网络安全
安全
系统架构图及简要说明

简要说明:用户访问管理平台,查看相关功能、学习资料、启动实验、后台交互。

实验教学项目

实验教学项目

开发技术(如:3D仿真、VR技术、AR技术、动画技术、WebGL技术、OpenGL技术等)

3D仿真、VR技术、AR技术、动画技术

 

开发工具(如:VIVE WAVEDaydream Unity3dVirtoolsCult3DVisual StudioAdobe Flash、百度VR内容展示SDK等)

Unity3dVisual Studio

 

项目品质(如:单场景模型总面数、贴图分辨率、每帧渲染次数、动作反馈时间、显示刷新率、分辨率等)

贴图分辨率:1024

每帧渲染次数:20

动作反馈时间:低于2s

分辨率:1024×768

管理

平台

开发语言(如:JAVA.NetPHP

.Net

 

开发工具(如:EclipseVisual StudioNetBeans、百度VR课堂SDK

Visual Studio

SQL Server Mysql

 

 

采用的数据库(如:HBASEMysqlSQL ServerOracle

3D仿真、VR技术、AR技术、动画技术


实验教学项目特色

(1)实验方案设计思路:

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深人推进,新材料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相图,作为最基本的研究理论工具,它抽象、难懂,是物理化学教学中的一个痛点。相图的相图种类是非常繁多,如下图:

上图中所列相图还只是几种典型的相图,实际中遇到更多的是两种甚至多种相图的叠加即复杂相图。如何掌握复杂的相图知识? 当然是掌握典型的相图,而掌握典型相图最好的办法是学会通过实验绘制这些相图,其中实验数据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答很多疑问,而且这种从具体到一般、从形象到抽象的学习方法不仅对于理论课的学习最有效和最扎实,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批判性和独立性的科学素养。

基于二组分相图在经典相图教学中的承上启下衔接作用,真实相图实验中金属相图绘制有熔化温度高、金属蒸汽挥发有毒,实验时程长等综合考量,可以通过构建金属相图的虚拟仿真实验来推进相图知识的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鉴于“能实不虚、虚实互补”的原则,本实验项目以真实实验中的Pb-Sn二金属为实验对象。
(2教学方法:

本实验设计了“一体两翼”的PBL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一体。以Pb-Sn相图的绘制为主体,采用加或减的方式将单组分、三组分相图承上启下的予以贯通,将物理化学中的基本相图知识网络化予以呈现。

2、两翼。在绘制Pb-Sn相图的左翼是要会分析相图、了解Pb-Sn显微组织,在其右翼是用实际案例了解相图在实际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评价体系:

结合学生预习情况、Sn-Pb相图图形、各种相图的分析结论及思考题完成情况,师生共同参与评审,采用2:3:3:2的分数分配比例,用百分制评分。

(4)传统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相图实验中的传统教学中没有涉及二元合金的显微组织了解,本实验项目在完成传统相图绘制实验的基础上还能做到步冷曲线与相图的转化和晶相显微组织的观察,另外,充分发挥虚拟仿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度,通过预习上传、疑惑解答等线上交互,在完成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非常有助于增强学生批判性和独立性的科学素养。


实验教学项目持续建设服务计划

1)持续建设与更新:

(教学内容建设计划)

1步:收集教师、学生应用反馈情况,有个针对性对本项目进行完善;

2步:构建单组分相图的绘制与分析实验,同时将该虚拟实验部分内用应用于慕课中;

3步:收集不同二元合金的结晶微结构图谱,丰富相图资料库;

4步:整理相图在实际生产、科研中的经典应用素材库,形成完整的相图虚拟仿真教学资料平台。

(教学支撑建设计划)

1步:改革试验考核模式,使其与虚拟仿真实验相匹配,有利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推广。

2步:实现手机 APP 仿真——手机应用是一大趋势,开发手机 APP 版的仿真系统,并与网站登录账户绑定,学习到一定学时,拓宽虚拟仿真开放幅度。

2)面向高校的教学推广应用计划:

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免费向兄弟高校教师绑定账号,开放该虚拟仿真项目;

3)面向社会的推广与持续服务计划:

   利用学院已有的与国内知名企业成立的各类产学研平台,及部分教师横向课题研究平台,向其材料研发人员推广。

知识产权
附件材料清单
申报学校承诺意见
本人承诺:所填材料真实有效
实验交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xm}{sj} 发表
{nr}
回复({num}) 收起回复
{xm}{sj} 回复
{nr}
项目属性
  • 专业大类:化学类
  • 所属学科:化学
  • 所属学校:浙江工商大学
  • 项目评分:
    (0分/0人已评)
共享应用
  • 实验浏览量:1218
  • 做实验人数:0
  • 实验通过率:-
  • 优秀:0人
  • 达标:0人
  • 不达标:0人
我要评分
发表评分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